□晨報記者 林穎穎
  中科院院士、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,中科院院士、2013沃爾沃環境獎獲得者秦大河,連續多年擔任政協常委、因為敢言而被稱為“葛大炮”的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,昨天一同出現在2014上海論壇特別專場“霧霾籠罩下的中國與亞洲”高端對話現場,“兩位院士一架大炮”一同探討環境安全及科技政策應對方法,三位學者言語誠懇、觀點犀利,博得在場陣陣熱烈鼓掌。
  楊玉良:每個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問題製造者
 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昨天首先發表演講,他強調,在環境污染問題上,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受害者,但每一個人同時也是問題製造者。“我相信現在有不少人都是開車上班,但是汽車尾氣的排放也會增加霧霾的嚴重性。”
  楊玉良坦言,我們希望培養出的人才一方面具有廣博的知識,另一方面關註自己的專業,同時關註整個社會問題。“我們組建了復旦丁鐸爾全球氣候變化中心,包括歷史、地理、人文學科,也包括了生態學、生物學、公共衛生學……霧霾問題與立法、經濟都有關,所以我們還有經濟學院和法學院的教授一起來從事相關問題的研究。”
  葛劍雄:霧霾問題需防被利益綁架
  昨天,葛劍雄不改敢言本色,演講中將矛頭直指霧霾問題已不是純粹的科學或技術問題所能解決。
  葛劍雄首先指出,要防止在環境變遷、氣候變化研究的政治化傾向,“我們要防止科學研究特別是在這些重大的、敏感的科學研究中,一種功利化的傾向”,葛劍雄指出,科學家接受商業集團的贊助,本身並不是問題,“但並不意味著拿了資助,就能違背科學道德”,他指出,儘管有時那些贊助不干預你的結論,但是一些科學家、專家學者為了進一步獲得贊助,往往主動地去迎合、修改或片面地發表結論。
  秦大河:齊動手霧霾治理會有成效
  秦大河在演講中反擊了氣候變暖是自然界因素的觀點,同時指出:“霧霾可是我們乾的,你燒了那麼多顆粒物,怎麼會沒有霧霾?霧霾的治理和保護氣候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不是兩件事情。”
  “現在新的研究表明,霧霾的形成有三大類原因,第一是燃煤燃料,第二汽車尾氣,第三是各種自然界和其他小料的排放,包括揚塵。”秦大河指出,如果我們能改變能源結構,能提高單位能源效率,能在政策方面制定更好的優惠政策,國營、民營、科技人員、市民齊動手,花一定的時間,霧霾治理一定會大有成效。  (原標題:開車上班也是在加重霧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95yoky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